在南通如皋水绘园景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冒襄与明末清初文人生活"特展近日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展览通过珍贵文物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再现了这位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复社名流的生活场景。2025年正值冒襄诞辰420周年,南通市推出一系列文化活动,让这位文化名人的精神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江苏如皋人,与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并称"明末四公子"。据如皋市文旅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水绘园接待游客量达28万人次,同比增长40%,其中文化研学团队占比显著提升。景区新改造的"冒襄纪念馆"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复原了冒襄与董小宛在水绘园吟诗作画的场景,并首次展出了清代《水绘园图》摹本和冒襄手书诗稿等珍贵文物复制品。
南通大学冒襄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冒襄文学创作与江南文化》即将出版。该研究团队历时两年,系统梳理了冒襄《影梅庵忆语》《朴巢诗选》等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研究中心主任表示:"冒襄文学中体现的家国情怀和文人操守,对当代文化建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文化创意领域,如皋市推出的"水绘雅集"系列文创产品广受欢迎。以冒襄书画作品为灵感设计的文房四宝、茶具套装等产品月销售额突破50万元。市文旅集团开发的"跟着冒襄游水绘"AR导览系统,让游客通过手机就能与历史人物"互动",这一创新应用获得省级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奖。
更引人注目的是,由南通艺术剧院创排的历史话剧《水绘情缘》将于金秋时节首演。该剧艺术总监介绍,作品聚焦冒襄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同时展现明末清初文人的家国情怀。剧组特邀明史专家担任顾问,剧中服饰、道具均严格考据历史文献。
如皋市近期启动了"水绘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对水绘园及周边历史街区进行整体保护开发。项目负责人表示,将恢复水绘园"园在水中,水在园中"的原有格局,打造集文物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冒襄文化是南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南通市相关负责人在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强调,将通过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文旅融合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冒襄文化的当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