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市中医院新落成的中医药文化馆内,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近日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这组雕塑再现了明代著名外科医学家陈实功为患者诊治的场景,生动展现了这位南通籍医圣"大医精诚"的职业风范。2025年适逢陈实功诞辰450周年,南通市启动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让这位中医外科奠基人的学术思想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陈实功,字毓仁,号若虚,明代通州(今南通)人,其所著《外科正宗》被誉为中医外科学经典著作。据南通市中医药管理局最新统计,位于崇川区的陈实功纪念馆今年接待参观人次同比增加55%,其中医学专业师生占四成以上。纪念馆新设的互动体验区,通过AR技术还原了明代外科手术场景,参观者可以直观了解陈实功创新的"煮针消毒法""药线引流术"等医疗技术。馆内珍藏的清刻本《外科正宗》和明代外科器械复制品,让观众得以一窥中国古代外科医学的卓越成就。
南通市中医院成立的"陈实功学术思想研究中心"近期发布了重要研究成果。该中心通过对《外科正宗》的系统研究,整理出陈实功提出的"内外兼治""扶正祛邪"等八大治疗原则,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现代疮疡、乳腺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中心主任表示:"陈实功强调'医乃仁术',这与当今提倡的人文医疗理念高度契合,我们正在编写《陈实功外科疗法现代应用指南》。"
在医疗实践领域,南通市10家医疗机构试点开展"陈实功外科特色疗法推广项目"。南通市中医院开设的疮疡专科门诊,运用陈实功传世的"玉红膏""生肌散"等方剂,治疗顽固性皮肤溃疡取得显著疗效;通州区人民医院将陈实功的"药线引流术"改良后应用于术后伤口处理,使患者康复时间平均缩短3天。市卫健委表示,这些成熟经验将逐步向全市推广。
更引人注目的是,由南通艺术剧院创排的大型历史话剧《大医陈实功》将于8月首演。该剧艺术总监介绍,作品着重刻画陈实功"不问贫富,一视同仁"的医德医风,再现他创制"八珍汤"救治贫病者的感人故事。剧组特邀中医专家担任顾问,剧中涉及的诊疗场景和药方均严格遵照历史记载。
南通大学举办的"陈实功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收到来自中、日、韩等国学者的论文60余篇。与此同时,"陈实功"系列文创产品也受到欢迎,以《外科正宗》书影设计的文创书签、中药香囊等产品月销量突破1.5万件。
"我们不仅要传承医术,更要弘扬医德。"南通市相关负责人在纪念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将通过学术研究、临床实践、文化传播三位一体的方式,让陈实功的医学精神和学术成果在新时代继续造福民众,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