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濠河文韵>正文

千年古刹焕发新姿 泉州开元寺启动大雄宝殿保护性修缮工程

时间:2025-07-06作者:泉州新闻网阅读:27分类:濠河文韵

  7月6日清晨,泉州开元寺内梵音袅袅,工人们正在为大雄宝殿搭建施工脚手架。这座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的千年古刹,日前获得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支持,启动近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保护性修缮工程。作为中国南方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开元寺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更是泉州作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典型代表。

1.png

  此次修缮重点针对大雄宝殿的木结构部分。据开元寺文物保护工作站负责人介绍,工程将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对殿内34根宋代石柱和72处明代斗拱进行系统性修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修缮团队专门从闽北山区采购了与原木材相匹配的杉木,并邀请非遗传承人按照《营造法式》记载的技艺进行加工。正在现场指导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表示:"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偷心造'斗拱结构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次修缮将为研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提供珍贵样本。"

  除了建筑本体的保护,开元寺在文化传承方面也有新举措。今年推出的"数字开元寺"项目,通过VR技术还原了宋代祭典场景,游客佩戴设备即可"穿越"体验古代佛教仪轨。寺内弘一法师纪念馆新增的互动展区,则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再现了这位近代高僧在泉州的弘法历程。来自日本京都的佛教文化研究者山本健一赞叹:"在这里能看到唐宋时期中日佛教交流的生动见证。"

  随着"海丝"申遗成功,开元寺的游客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达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为此,寺院管理方推出了分时段预约参观制度,并增设了多语种讲解服务。泉州市文旅局局长在采访中透露,正计划以开元寺为核心,串联周边21处文物点打造"海丝文化漫步道",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千年古城的文化脉络。修缮期间,寺院正常开放,工程预计于2026年底完工,届时将举办"海上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