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濠河文韵>正文

泉州飞天迎宾城雕焕新亮相 25米高"飞天仙女"成城市文化新地标

时间:2025-07-06作者:泉州新闻网阅读:19分类:濠河文韵

  7月6日清晨,在泉州刺桐大桥北侧环岛,金色的阳光为刚刚完成修缮的"飞天迎宾"城雕披上霞光。这座建成于1996年的城市标志性雕塑,经过三个月的保护性修复后重新对外开放,吸引众多市民驻足拍照。作为反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艺术精品,这座高25.6米的不锈钢雕塑不仅承载着泉州人的集体记忆,更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1.png

  "飞天迎宾"城雕由著名雕塑家王则坚设计,主体造型取自敦煌飞天意象,融合闽南传统戏曲水袖元素。雕塑底部基座镶嵌着反映泉州海外交通史的浮雕群像,其中郑和宝船、阿拉伯商旅等图案生动再现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景象。负责此次修缮的泉州城市规划设计院工程师林伟介绍:"我们采用激光清洗技术去除了雕塑表面积累二十余年的氧化层,并对内部钢结构进行了全面防腐处理,预计可延长使用寿命30年。"

  这座重达89吨的城雕近期被纳入"泉州城市记忆工程"保护名录。市文旅集团推出的"夜游城雕"灯光秀项目,通过投影技术让雕塑在夜幕中"活"起来——飞天衣袂呈现刺桐花开的动态效果,基座浮雕演绎古港商船往来的历史场景。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期间,城雕周边人流量同比增加42%。来自杭州的游客陈先生赞叹:"雕塑将传统美学与现代材质完美结合,能感受到泉州人向世界张开双臂的开放胸怀。"

  值得关注的是,城雕所在的环岛区域正在进行整体改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透露,将建设占地8000平方米的"海丝文化广场",通过AR技术让游客扫描雕塑就能观看城南聚宝街、德济门遗址等海丝遗迹的立体影像。文史专家蔡永辉指出:"城市雕塑是凝固的诗篇,'飞天迎宾'既象征着历史馈赠,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它的保护更新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提供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