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濠河文韵>正文

明末清初戏剧大师李渔文化研讨会在通举行 南通深挖"李渔故里"历史价值

时间:2025-07-01作者:南通新闻网阅读:26分类:濠河文韵

  近日,一场关于明末清初戏剧大师李渔的学术研讨会在南通市如皋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位文化名人的艺术成就及其当代价值。李渔作为中国戏剧史上重要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其与南通的深厚渊源正逐渐被世人重新认识。

1.png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生于1611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园林艺术家。他一生著述丰富,创作了《闲情偶寄》《十二楼》等作品,其中《闲情偶寄》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为系统的戏剧理论著作。李渔晚年定居南京,但其祖籍为南通如皋,这一历史渊源使得南通成为研究李渔文化的重要地区。

  据史料记载,李渔祖上世代居住于如皋,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声望。虽然李渔本人主要活动于杭州、南京等地,但他始终保持着与家乡的联系。在《闲情偶寄》等著作中,李渔多次提及如皋的风土人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专家考证认为,李渔作品中体现的生活美学和艺术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如皋地方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如皋市加大了对李渔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当地政府修复了与李渔家族相关的历史遗迹,并在如皋图书馆设立了李渔文献特藏室,收藏了李渔著作的多个版本及相关研究资料。今年年初,如皋市还启动了"李渔故里"文化建设项目,计划在李渔祖居旧址建立纪念馆,系统展示这位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在本次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围绕李渔的戏剧理论、文学创作和园林艺术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立群指出:"李渔提出的'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等戏剧创作原则,至今仍对戏剧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伟则认为,李渔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思想,对于当代人追求高品质生活具有启发价值。

  如皋市文化旅游局局长李明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李渔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未来三年,如皋计划举办李渔戏剧节、出版李渔研究丛书、开发李渔主题旅游线路等一系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位文化大师的艺术成就。

  随着研究的深入,李渔与南通的渊源正逐渐清晰。专家建议,应当将李渔文化纳入地方文化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了解这位本土文化名人的精神遗产。同时,要加强对李渔著作的整理和研究,挖掘其当代价值,为文化建设提供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