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通如皋市,一座历经四百余年风雨的古典园林——水绘园正以崭新面貌迎接四方游客。这座被誉为"江南名园"的园林,正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冒襄的故居。近日,随着水绘园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完成,这位历史名人的文化价值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1611年生于如皋一个仕宦之家。他与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并称"明末四公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冒襄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影梅庵忆语》《朴巢诗文集》等作品,其中《影梅庵忆语》详细记载了他与秦淮名妓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古代最动人的爱情散文之一。
水绘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经冒襄改建扩建,成为当时江南文人雅集的胜地。据史料记载,鼎盛时期的水绘园占地约30亩,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水系纵横贯通,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冒襄曾在此接待过钱谦益、吴伟业等文坛大家,留下了大量诗文唱和之作。
近年来,如皋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水绘园进行保护性修缮。修缮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恢复了园内寒碧堂、湘中阁等主要建筑的历史风貌。同时,园内新建了冒襄纪念馆,系统展示其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纪念馆陈列了冒襄著作的珍贵刻本、后人研究著作以及相关书画作品,为游客深入了解这位文化名人提供了便利。
如皋市文化馆负责人介绍,当地正着力打造"冒襄文化"品牌。今年计划举办冒襄诞辰415周年纪念活动,包括学术研讨会、诗词朗诵会等系列活动。教育部门还将冒襄作品选段编入地方文化读本,让青少年从小了解这位本土文化名人的事迹。
专家表示,冒襄作为明末清初重要的文学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他笔下的江南社会生活画卷,为研究明清之际的社会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水绘园作为冒襄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保护利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