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江海要闻>正文

南通西亭脆饼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百年老炉烤制出 可以吃的瓷器

时间:2025-06-26作者:南通新闻网阅读:40分类:江海要闻

  在通州区西亭镇老街的"徐记脆饼"作坊里,73岁的徐炳荣师傅正用特制铜铲翻动烤炉中的脆饼,麦香混合着芝麻香在青砖老屋中弥漫。这批采用光绪年间传下来的"老酵头"制作的脆饼,刚刚获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徐师傅轻敲刚出炉的脆饼,发出清脆的瓷器声:"必须用里下河小麦磨的头道粉,配上本地小磨香油,炉温要保持在218度才能烤出十八层酥皮。"

1.png

  据通州区文旅局统计,西亭现有传统脆饼作坊11家,年产量超800万片。与普通饼干不同,西亭脆饼需经和面、醒发、擀制等十二道工序,其"薄如纸、脆如瓷"的特点源于独特的梯形烤炉设计。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清明期间"西亭脆饼"搜索量同比增长240%,最受欢迎的红糖麻油口味每天限售200筒。在抖音"江苏老味道"话题下,师傅用擀面杖将面皮擀至透光的视频获得5700万次播放。

  现代食品科技让这道传统茶点焕发新生。南通大学食品学院研发的低温脱水技术,将保质期从15天延长至6个月。老字号"徐记"与顺丰合作的锁鲜包装,采用充氮保鲜技术,使脆饼到货完整率达99%。正在拍摄《非遗里的中国》的摄制组透露,镜头下脆饼在热茶中层层舒展的画面,将作为"江南茶食文化"的代表镜头。

  西亭镇文化站站长李娟表示,当地正在筹建脆饼博物馆,将通过全息投影复原民国时期的制饼场景。这道曾经只在中秋节出现在嫁妆里的点心,如今以"非遗伴手礼"的新身份走向全国。专程从杭州赶来采购的茶艺师林薇感叹:"当牙齿陷入那层层酥脆的瞬间,仿佛能听见百年时光碎裂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