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江海要闻>正文

南通检警联动共筑海洋生态防线 通州湾检察院与海警部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

时间:2025-07-16作者:南通新闻网阅读:4分类:江海要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南通通州湾检察院与南通海警局通州工作站近日联合召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协作座谈会,双方就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达成多项共识。此次会议标志着南通沿海地区检警联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进入新阶段,将为守护长江口北翼海域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png

  座谈会上,通州湾检察院检察长张卫东介绍了近年来办理的12起涉海生态环境案件情况,重点剖析了非法捕捞、海洋污染等典型案例的办案难点。海警通州工作站站长李建军则通报了今年以来查处的23起海上违法案件,其中涉及非法采砂、违规排放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案件占比达65%。双方围绕案件线索移送、证据固定标准、法律适用争议等实务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会商等六项机制达成一致意见。

  据了解,此次检警协作机制的建立具有三大创新亮点:一是首创"海上执法+检察监督"双轨并行模式,海警执法全程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二是搭建数字化协作平台,实现案件信息24小时实时共享;三是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由检察官和海警执法骨干组成联合办案组,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专家王海洋评价说,这种协作模式将有效解决海上执法取证难、定性难等问题。

  今年以来,南通沿海已发生多起海洋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最新统计显示,通州湾海域非法捕捞案件同比上升18%,违规排放案件增加23%。面对严峻形势,通州湾检察院创新推出"检察蓝守护海洋蓝"专项监督行动,已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7份,督促整改问题15个。海警部门则持续开展"碧海2025"专项行动,累计出动执法船艇86艘次,检查船舶320余艘。

  在随后举行的联合执法演练中,检警双方模拟处置了一起海上污染突发事件。演练涵盖线索发现、现场勘查、证据固定、责任认定等全流程,重点检验了新机制下的协同配合能力。参与演练的海警执法人员表示,有检察官现场指导,执法过程更加规范,证据收集更加全面,为后续可能的刑事诉讼打下了良好基础。

  南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明认为,这种检警协作模式具有示范意义,既强化了海上执法力度,又确保了执法程序合法合规,是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创新实践。下一步,双方还计划联合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普法宣传,通过"送法上渔船""普法进渔村"等活动,提升沿海群众法治意识,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为发生。

  此次检警协作机制的建立,是南通市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协作机制的深入运行,南通沿海150公里岸线的生态保护将获得更加坚实的法治屏障,为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