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江海要闻>正文

南通狼山鸡煲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百年秘制配方成就江海第一鲜

时间:2025-06-26作者:南通新闻网阅读:31分类:江海要闻

  在南通市狼山脚下的"徐记老灶"店内,一口直径1.2米的铸铁锅正咕嘟作响,选用本地狼山鸡与文蛤同炖的独特香气弥漫整条老街。这家始创于1923年的老店,近日凭借"狼山鸡煲制作技艺"成功入选江苏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店主徐建军展示着祖传的紫砂焖罐介绍:"必须选用180天散养的狼山鸡,配合凌晨捕捞的吕四港文蛤,用陈年花雕代替清水,慢火煨足4小时才能出汤。"

1.png

  据南通市餐饮行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市专营狼山鸡煲的商户达86家,年消耗活鸡约25万羽。与普通鸡汤不同,这道地方特色菜讲究"一鸡三吃"——先品金黄油亮的头道汤,再食鲜嫩弹牙的鸡肉,最后用浓汤涮煮当季时蔬。为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当地已成立狼山鸡产业联盟,从育种到烹饪制定22项标准。在抖音"南通美食"话题下,狼山鸡煲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3.8亿次,最火的"开盖瞬间"视频获赞超200万。

  随着冷链技术发展,这道时令菜正在突破地域限制。南通机场货运数据显示,今年通过航空快件发往北广深的真空包装鸡煲同比增长170%。"徐记"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合作研发的便携式自热鸡煲,加入葛根粉改良汤品稠度,经-196℃液氮速冻后仍能保持九成风味还原度,首批5000份上线两小时售罄。正在店内拍摄美食节目的主播李媛表示:"用吸管能喝出胶原蛋白的黏唇感,这种古法烹饪的匠心在工业化时代更显珍贵。"

  市文旅局副局长周敏透露,南通计划在狼山风景区建设鸡煲文化体验馆,游客不仅能观摩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还能通过AR技术"穿越"到民国时期的灶台间。这道承载着江海人家待客之道的传统美食,正从街头巷尾的市井味道,蜕变为彰显地域文化的新名片。常客王德发捧着青花瓷碗感叹:"三十年前结婚喜宴就用这道菜压轴,现在儿子订婚宴上还是它最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