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江海要闻>正文

2017北外有哪些语言

时间:2025-09-16作者:南通新闻网阅读:32分类:江海要闻

  2017年秋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里,弥漫着一种独特而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作为中国外语教育的重镇,北外在这一年继续巩固其作为中国语种最齐全高校的领先地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提供了一个接触世界语言与文化的广阔平台。据该校招生办公室与教务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9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开设涉及全球多个语系的语言专业共计98种,覆盖了世界主要地区与重要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

  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北外自1941年建校以来数十年的学术积累与战略布局。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北外积极响应国家对于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加快了非通用语种的建设步伐。2017年,该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及多个研究中心协同发力,不仅巩固了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通用语种的传统优势,更在非通用语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具体而言,在北外当年招生的语言专业中,既包括德语、日语、意大利语等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也新增或强化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地缘政治意义的语种。例如,在东欧方向,开设了阿尔巴尼亚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在北欧方向,涵盖了瑞典语、丹麦语、冰岛语;而在亚洲范围内,除常见的韩语、泰语、越南语外,还包括希伯来语、土耳其语、波斯语、马来语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深化,北外相继开设了波兰语、匈牙利语、捷克语、塞尔维亚语等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

  非洲语言文化领域同样是北外的一大亮点。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祖鲁语等非洲主要语言的系统教学,使北外成为中国非洲研究的重要基地。这些专业的学生不仅学习语言本身,还深入涉猎对象国家及地区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知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研究人才。

  除了语种数量上的领先,北外各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体现出鲜明的复合型特征。许多专业实行“语言+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例如“日语+国际贸易”“法语+国际关系”“西班牙语+新闻传播”等,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扎实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极大提升了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

  在教学资源方面,北外依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优质出版资源,自主开发了大量原创语言教材与学术著作。同时,通过与对象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交换及合作研究项目,为学生创造了浸润式的语言学习环境。2017年度,北外与全球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高校及教育机构保持了稳定合作关系。

  回顾201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语言专业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了其作为中国外语教育领军者的使命担当,更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深入推进。这些语言专业的开设,超越了单纯的语言技能传授,更服务于跨文化沟通与中国对外交往的宏观需求。正如一位就读于北外匈牙利语专业的学生当时所说:“在这里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扇窗口,透过它我能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与今天,并成为中外交流的一座桥梁。”

  随着全球格局的不断演变,北外所教授的语言种类仍在持续扩展。2017年的语种布局为其后数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学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文明互鉴的进程中持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毋庸置疑,北京外国语大学通过其全面而深入的语言专业体系建设,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培养了成千上万名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他们的身影正活跃在外交、外贸、新闻、教育等多个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