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记者报道
政策溯源:全国计划生育“模范县”的历史
南通市如东县曾是全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标杆地区。上世纪80年代起,当地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成立计生协会、全民动员等方式严格推行“一孩化”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占比一度超过90%。如东县因连续多年完成计生指标,多次获评“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优秀计生示范县”等称号。这一政策在短期内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但也为后续人口结构问题埋下伏笔。
现状透视:老龄化与独生子女的双重压力
人口结构失衡
如东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接近4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街头随处可见老年人从事体力劳动,农村地区六七十岁老人仍需耕作谋生。
家庭养老困境
独生子女家庭普遍面临“4-2-1”家庭结构压力(即一对夫妻需赡养四位老人及一个孩子),部分家庭甚至出现“三代四口人,最年轻成员已60岁”的极端案例。
社会服务挑战
老龄化加剧导致劳动力短缺、医疗及养老成本攀升,中小学数量因生源减少缩减过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受制约。
政策影响与时代变迁的交织
政策惯性:严格的计划生育宣传使部分居民形成“少生优生”的思维定式,即便政策放宽后,生育意愿仍低迷。
经济与观念转变:独生子女一代在家庭资源集中投入下成长,部分人享受了父母全力支持的教育、购房等福利,但婚育成本上升、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抑制生育意愿。
应对措施:从政策调整到社会转型
政府引导
南通市近年出台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产业,推动适老化改造,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产业探索
依托纺织、医药等本地产业基础,发展老年用品、康养旅游等多元化养老经济。
观念革新
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倡导多代共居、互助养老等新模式,缓解独生子女家庭压力。
专家观点
人口学者指出:“如东是观察中国人口问题的‘显微镜’,其经验警示未来政策需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社会学家呼吁:“建立更包容的养老体系,将家庭责任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支持网络。”
结语
南通独生子女现象是特定历史政策与时代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这座城市正试图通过产业转型、制度创新与观念变革,在老龄化浪潮中寻找新的平衡点。这一过程不仅关乎南通未来,也为全国应对人口结构挑战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