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的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体育场内,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正在上演:篮球场边的领奖台上并肩站着十余名运动员,当沉甸甸的奖牌挂上脖颈时,每张年轻脸庞都绽放着毫无保留的灿烂笑容。这里正在举行第十九次全国特奥日活动暨江苏省第二届特奥联谊活动,来自全省13支代表队的130名智力障碍运动员,在篮球、乒乓球等六大类12个项目中展开为期一天半的角逐。与常规赛事不同的是,每个项目的颁奖环节中,所有参赛选手都将共同登台接受奖章——竞技项目虽设前三名奖牌,但每位参赛者都能获得闪耀的纪念奖章。
"孩子捧着奖牌反复抚摸的样子,是我最珍贵的记忆。"一位张姓家长向记者倾诉,她15岁的儿子曾获全国特奥乒乓球冠军,此次同时报名乒乓球与跳绳项目。这位母亲坦言,当得知孩子存在智力障碍后,曾经历漫长的心灵挣扎,直到五年前接触特奥运动:"他通过乒乓球训练找回了自信,现在还能演奏葫芦丝和钢琴。我们最大的期盼不是成绩,而是他未来能高质量生活。"
赛场上处处可见这样的温暖场景。在乒乓球台前,两名运动员为擦网球相视而笑;篮球比赛中,队员主动搀扶摔倒的对手;文艺汇演环节,徐州代表团十六名选手自费前来表演非洲鼓和舞蹈,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张玲带着三十人保障团队全程守护。这些细节印证着江苏省智协主席张莉的诠释:"特奥会更注重趣味性和群众参与,让每位选手都能体验被尊重的快乐。"
在掌声与欢笑的背后,一群特殊守护者正在默默耕耘。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得益于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智协)多年来的桥梁作用——这个由智力障碍者家长组成的公益组织,持续推动社会资源对接。活动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院教师格外忙碌。作为资深旅游专业教师,他的孩子已康复并融入社会,但他仍坚持带领其他智力障碍青少年走进景区担任讲解员:"孩子们在拙政园为游客讲解园林历史时,游客们惊讶又感动的表情是最好的肯定。"据悉,其团队正在挑战更高目标:培训智力障碍青少年担任博物馆解说员。
更多爱的接力正在延续。南通"欢腾蜗牛"公益组织由这位教师的爱人创办,以蜗牛图腾象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精神,通过个性化计算器教学法等创新手段,帮助数百名心智障碍者掌握购物、乘车等生活技能。在南京,省智协主席张莉创办的康复机构持续提供专业支持;在徐州,特殊教育中心培养出刚在世界冬季特奥会斩获两金一铜的舞者杨清媛。
据统计,中国现有约1200万智力障碍人士。本次特奥会期间,运动员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与融合绘画、手工制作等社会适应性活动,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两百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全程提供赛事服务。"只有接触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会接纳。"张姓家长望着领奖台上笑容灿烂的儿子轻声说道。此刻阳光穿透云层,照耀着奖牌上跃动的光斑,也照亮了130个被温柔托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