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梧桐叶渐次染黄,图书馆内灯火通明,又一年的毕业季悄然临近,而对于一部分优秀的学子而言,他们的下一站早已在激烈的角逐中尘埃落定——保送研究生。近日,随着全国各高校推免生拟录取名单的陆续公示,四川大学本届毕业生的保研去向再次成为广大在校生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佼佼者,凭借本科阶段的卓越表现,成功拿到了通往国内外顶尖学府的“通行证”,其流向清晰地映射出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声誉。
纵观今年的保研情况,呈现出多元化和高层次化的显著特点。国内深造方面,毕业生们的选择高度集中在国内顶尖的“双九”联盟高校及顶尖专业院校。据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中国最顶尖的学府,依旧是最受川大保研生青睐的目的地。这些学校凭借其雄厚的综合科研实力、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广阔的学术平台,吸引了大量来自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化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学院等文理工医各学科的顶尖学子。例如,华西口腔医学院的多名优秀学子凭借其扎实的临床技能和科研潜力,成功进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国内口腔医学的巅峰殿堂继续深造。
除综合类顶尖大学外,一批在特定领域内声名显赫的专业院校也吸纳了大量川大英才。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国政法大学在法学领域、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在经济金融领域,均接收了众多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与此同时,专注于前沿科技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其下属的各研究所(如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因其浓厚的科研氛围和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紧密对接,成为众多理工科保研生心仪的选择,这体现了我校学子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志向。
值得注意的是,保研的版图并未局限于境内。一批具备国际视野和卓越能力的同学,成功获得了境外知名高校的直接录取资格或联合培养项目的推荐。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凭借其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和地理优势,吸引了不少学子。此外,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在内的世界一流学府,也出现了川大毕业生的身影。这条“出境”保研路,虽然竞争更为激烈,要求申请者拥有出色的学业成绩(GPA)、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如雅思、托福成绩)以及亮眼的科研竞赛经历,但它为学子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化发展平台。
每一份保研通知书的背后,都是一个关于奋斗与坚持的故事。来自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同学(为保护隐私,此处使用化名)成功保送至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她回顾自己的三年多本科生活,用“步履不停”来形容:“从大一开始,我就明确了自己想要继续深造的目标。保持高绩点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尽早进入实验室体验科研过程。我在大二下学期就联系导师进入了课题组,那段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基本的科研思路和技术,最终也产出了一篇共一作者的SCI论文,这在面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成功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华西临床医学院张同学则强调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除了成绩,学生工作、志愿服务和临床实习经历同样被看重。面试官很关注你如何平衡学业与其他活动,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你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职业责任感。”
四川大学为学生顺利升学搭建了系统的支撑体系。教务处和学生工作部每年都会组织大型的保研政策解读会、经验分享沙龙,邀请成功保研的学长学姐传授笔面试经验。各学院更是发挥了主体作用,通过学业导师制、科研训练项目、竞赛培育团队等多种形式,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赋能。一位负责推免工作的老师指出:“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学生提前规划,他们不再仅仅追求分数,而是更主动地寻求参与科研创新和学科竞赛的机会,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家分析认为,川大保研生持续受到顶尖高校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四川大学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的毕业生基础扎实、后劲足,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术环境,这是许多兄弟院校对我们学生的共同评价。”这种良好的口碑,使得川大成为众多知名高校优质研究生生源的稳定输送地。
保研,是本科阶段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更是人生新篇章的起点。从锦江之畔奔赴未名湖、清华园、丽娃河……乃至更遥远的世界学术中心,川大学子的身影活跃在中国乃至全球科研教育的最前沿。他们的流动,不仅是个体奋斗的交响诗,更是四川大学办学实力与声誉的生动注脚,预示着未来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贡献来自川大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