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江海要闻>正文

常州大学有哪些硕士点

时间:2025-09-16作者:南通新闻网阅读:6分类:江海要闻

  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布局中,常州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领域持续发力,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硕士学位授予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层次人才。目前,学校拥有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医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的硕士授权点,形成了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的办学特色。

  在工学领域,常州大学的硕士点建设尤为突出,紧密对接长三角地区尤其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需求。化学工程与技术作为江苏省优势学科,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研究方向涵盖绿色催化、高分子材料、能源化工等前沿领域,与常州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深度联动。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样实力不俗,依托江苏省特种涂料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转化的实践机会。此外,学校还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培养了众多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理学门类中,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硕士点注重理论与应用结合,支撑了学校在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等交叉学科的发展。管理学方面,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方向,紧密结合苏南模式下的民营经济创新实践;公共管理硕士点则聚焦地方政府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为基层现代化治理提供了智力支持。经济学领域拥有应用经济学硕士点,关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人文社科领域,法学硕士点依托江苏省法治发展研究院等平台,在环境法、知识产权法等方向形成特色;文学硕士点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注重地域文化研究与跨文化传播。艺术学硕士点则围绕视觉传达、工业设计等方向,与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展深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设有医学技术硕士点,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结合地方医疗资源开展产学研融合培养。

  除了学术型硕士点,常州大学还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前已拥有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法律、社会工作、药学、会计、艺术等十余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类专业学位培养体系与常州智能制造、新能源之都建设需求高度契合,通过校企联合导师制、产业教授授课等方式,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学校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主线,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等途径,不断提升硕士生培养质量。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多数进入长三角地区的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和公共服务领域,成为推动行业进步和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

  随着常州大学入选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学校硕士点布局将进一步优化,交叉学科平台持续拓展,未来有望在智能装备、碳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构建中国特色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贡献更多“常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