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江海要闻>正文

哪些学校会计专硕不收应届毕业生

时间:2025-09-14作者:南通新闻网阅读:32分类:江海要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正经历显著转型。近年来,会计专业硕士(MPAcc)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其招生政策出现了一项引人关注的变化:部分高校明确限制或不再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这一动向在教育界及考生群体中引发了广泛讨论。

  记者通过调查多所高校最新招生简章发现,目前全国有十余所院校在会计专硕招生中对应届生报考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其中,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两家国家级会计人才培养基地,从2022年起已全面实行“仅招收具备两年以上财务相关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的政策。该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这一调整是基于会计专业高度实践性的特点,旨在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

  在重点财经类院校中,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非全日制会计专硕项目均要求考生提供至少一年的社保缴纳证明或劳动合同。东北财经大学则明确规定其定向培养项目只接收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协议的考生。这些政策共同传递出会计人才培养向职业化、实践化转型的明显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综合类高校也加入了这一行列。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023年招生调整说明中明确指出,会计专硕优先录取有审计、财税工作经验的考生,应届生录取比例不超过总计划的20%。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更直接要求报考者须具备六个月以上财务岗位实习经历方可报名。

  教育专家分析,这种政策转向源于会计行业对实践能力要求的提升。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王化成教授指出:“会计是一门需要紧密结合实务的专业,缺乏工作经验的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会计准则背后的商业逻辑。限制应届生报考不是要提高门槛,而是要确保培养质量。”

  这一变化在考生中引发不同反响。今年第三次报考会计专硕的李先生表示支持:“作为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三年的考生,我明显感觉到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考生在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中更具优势。”而正准备考研的大四学生张某则感到困惑:“本来已经准备了半年,突然发现心仪的学校不再招收应届生,不得不重新调整备考计划。”

  高校培养方案的调整也反映了这一趋势。多所院校的会计专硕课程增加了实战模拟比重,要求学生通过真实企业账务处理、审计项目实践等环节完成学分。中央财经大学最新培养方案甚至明确规定,学生需在学期间完成不少于800小时的实务操作训练。

  用人单位对此政策变化普遍表示欢迎。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招聘总监告诉记者:“过去招收的应届会计硕士往往需要经过长达一年的系统培训才能独立工作,现在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上手速度明显加快,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培养成本。”

  尽管政策调整有其合理性,但教育专家也提醒要注意可能带来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教授建议:“高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特别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仍应保留通道,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随着2024年考研报名季的来临,这一政策变化正在产生连锁反应。考研辅导机构数据显示,会计专硕考生中在职人员比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5%,而部分应届生开始转向审计、税务等相近专业。教育专家预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专业硕士项目采取类似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需求。

  在这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中,如何平衡学术要求与职业需求、保障教育公平与培养质量,仍需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探索。正如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所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任何改革都应当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