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高压下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2025年04月12日 南通报道
近期,南通市针对旅游、交通、消费等领域的“宰客”现象展开专项整治,通过强化执法、完善投诉机制、推动行业自律等举措,有效遏制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记者调查发现,当地部分“宰客”案例暴露出市场经营乱象,但监管部门的快速响应和严厉查处也彰显了维护公平消费环境的决心。
典型案例:出租车违规收费遭重罚
2019年11月,南通大学启东校区学生反映,从启东客运站打车返校时,司机沈某在事先约定60元总车费的情况下,强行索要每人30元(共120元),且拒开发票。启东市交通执法部门迅速锁定涉事车辆,查明其存在“不打表经营、不主动提供票据”的违规行为,依法对涉事公司罚款2000元,并要求企业整改内部管理。
行业乱象:预付卡陷阱与医美欺诈
2024年以来,南通市场监管部门接报多起消费纠纷:
攀岩馆“闭店跑路”:消费者陈女士购买预付卡后遭遇商家停业,经市体育局协调,剩余服务权益被转移至全国连锁品牌其他门店。
无证医美致消费者毁容:市民陈某在无资质机构注射“少女针”后面部肿胀,崇川区卫健委查处涉事商家并促成全额退款及赔偿,同时启动医美行业专项整治。
加油站计量作弊:启东两家加油站通过外接设备篡改加油机数据,被没收非法所得20.03万元,涉事主板被收缴。
监管升级:全链条打击与长效防控
南通市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2024年共受理消费投诉22.6万件,办结率100%,挽回经济损失3200万元。重点举措包括:
技术赋能精准执法:交通部门通过车内监控、行车记录仪等锁定违规证据;市场监管部门运用大数据筛查预付卡异常经营主体。
行业规范重塑诚信:推动9家攀岩场馆签订《预付卡服务承诺书》,要求旅行社建立票务“双核查”应急机制。
高压打击涉老诈骗: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涉老健康机构虚假宣传案,对超范围经营、价格欺诈等行为立案调查,2025年启动“零号行动”强化专项整治。
专家呼吁:共治共建放心消费环境
法律界人士指出,南通需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提高违法成本。市消协建议消费者留存合同、票据等证据,遇纠纷可通过“12315”平台投诉。市文旅局表示,将结合“春日经济”热潮,加强对景区周边商户的巡查,严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
结语
从个案查处到系统治理,南通正以“零容忍”态度净化消费市场。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消费者维权意识提升,“宰客”等乱象生存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为“江海明珠”的文旅形象和城市口碑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