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日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针对食品生产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展开多轮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无证经营、非法加工、制售伪劣产品等危害食品安全的“黑工厂”“黑作坊”。通过强化执法力度、完善监管机制,南通市逐步构建起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食品安全屏障。
一、重拳出击:多部门联合执法整治
南通市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行动,对肉制品、熟食加工、农产品等领域开展“见底式”排查。2024年11月,南通市公安局在“昆仑2024”专项行动中,累计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1281家,发现问题店铺23家,侦办刑事案件11起,查扣非法肉制品超10吨。此外,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群众举报线索,查处多起熟食加工“黑作坊”,如城港新村、陈家小园等地的无证经营窝点,现场脏乱差问题突出,执法人员依法责令停业并限期整改。
二、典型案例:违法手段多样,危害触目惊心
“黑心棉”制劣质棉被:2020年11月,海门区某家纺企业被查使用纤维下脚料制作“黑心棉”被,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现场查扣成品堆积如山,需数十辆货车清运。
电镀“黑窝点”污染环境:2020年5月,海门市捣毁5家非法电镀厂,这些窝点违法排放含重金属废水,严重污染周边土壤及水体,12名涉案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肉类制品安全隐患:部分不法商家使用来源不明原料加工肉制品,甚至伪造检验证明。2024年专项行动中,公安机关查获一批非法添加禁用成分的冷冻食品,及时阻断流入市场。
三、长效机制:科技赋能与全民共治
南通市通过“智慧监管+社会共治”模式提升执法效能。例如,公安机关建立标准化现场勘查快检室,实现食品安全隐患快速筛查;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社区网格员,形成“群众举报—快速响应—联合处置”的闭环机制。此外,常态化开展“守护菜篮子”行动,节假日期间对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突击抽检,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经营者责任意识。
结语
南通市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近五年累计取缔“黑工厂”“黑窝点”百余处,刑拘犯罪嫌疑人超50名。未来,南通将持续深化源头治理,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