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清晨,伴随着长江潮水的涌动,巴拿马籍"诚信"轮满载2万吨锂辉石原料平稳靠泊如皋长源码头。这艘长189米的巨轮刚完成锚地检疫,如皋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便通过"智能边检"系统完成全船人员信息核验,较传统流程节省了70%时间。这标志着如皋口岸上半年业务收官战取得圆满成功——截至6月30日,该口岸累计查验出入境(港)船舶631艘次,同比增长13.08%;服务中外籍船员12588人次,同比上升13.97%,两项数据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作为长江下游新兴的航运枢纽,如皋口岸今年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边检部门创新实施的"潮汐工作法"成为关键助力,该系统通过整合海事、气象等12项实时数据,能精准预测每艘船舶的最佳通航窗口。5月12日,载运94480吨铁矿的"海洋力量"轮正是借助该机制,以11.98米吃水深度安全进港,刷新了港口接卸纪录。在服务新能源产业方面,边检站特别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锂辉石等战略物资"即到即检",上半年累计保障18万吨锂电池原料快速通关。
口岸功能的持续升级吸引着全球航运企业。6月15日,中远海运旗下"太平洋航行者"轮首航如皋港,8238吨纸浆的顺利卸载,标志着该港口正式跻身长三角纸浆物流枢纽。据统计,上半年新增国际航线3条,覆盖东南亚、南美等12个国家和地区。如皋边检站站长张杰介绍,通过"无纸化通关""7×24小时预约"等18项便利措施,船舶平均滞港时间压缩至6.8小时,较2024年同期下降22%。
随着北沿江高铁建设的推进,如皋正加速构建"水铁联运"新格局。边检部门已与上海铁路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未来进口货物经水路抵港后,可直接通过铁路分拨至中西部省份。业内人士分析,依托长江-12.5米深水航道优势,如皋口岸全年船舶吞吐量有望突破1300艘次,为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