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濠河文韵>正文

南通渔民生活图景:从 靠江吃江 到 护江共生

时间:2025-04-11作者:张亮阅读:140分类:濠河文韵

  一、生态转型:从捕鱼人到护渔人‌

  退捕上岸谋新业‌: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崇川区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成立“长江保护志愿者服务队”等方式,引导渔民转产上岸。如退捕渔民朱菊从“依水而生”转为巡河员,参与生态保护工作‌。老渔民费长中则成为长江环保志愿者,负责巡查江堤、清理垃圾,见证江豚重现的生态改善‌。

  水产养殖焕生机‌:通州区开沙岛渔民施跃文转型发展生态养殖,引入长江水套养鲢鱼、鲥鱼等,既保障品质又减少污染,实现“上岸渔民如鱼得水”的富足生活‌。

  二、开渔与丰收: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渔家新篇‌

16.png

  休渔解禁争“鲜”出海‌:每年8月“小开渔”期间,南通近千艘渔船整装启航。如启东渔民沈志冲提前检修船只、备足物资,满怀期待迎接沙海蜇专项捕捞;如东渔船则通过“收鲜船”快速返港,确保渔获新鲜上市‌。

  科技赋能安全生产‌:开渔前,农业执法部门联合多单位开展渔船安全“过筛子”检查,整改救生设备、通讯系统等问题,并利用无人机、高空探头等技术缩短违法行为发现时间,保障渔民作业安全‌。

  三、风险与保障:风浪中的守望相助‌

  海上救援显担当‌:渔民海上作业风险较高,如2025年3月南通海警连夜施救海上受伤渔民,展现应急保障能力‌。

  执法护渔常态化‌:海门区农业执法大队通过“人防+技防”联动,在清明假期查处多起违法垂钓案件,织密长江生态保护网,为合法捕捞护航‌。

  四、未来展望:生态与生计的共赢之路‌

  南通连续19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鱼苗近10亿尾,并加大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物种投放,助力渔业资源恢复‌。渔民从“靠江吃江”到“护江共生”的转型,既守护了长江生态,也为自身开辟了可持续生计,绘就了一幅生态富民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