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濠河文韵>正文

非遗传承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南通五接镇多维探索传统文化活化路径

时间:2025-04-08作者:南通小周阅读:145分类:濠河文韵

  【非遗剪纸:巧手裁出文化新韵】

  4月7日,南通市通州区五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社区教育中心开展非遗剪纸培训。江苏南通李氏剪纸第三代传人李海烽通过实物展示与现场教学,系统讲解剪纸艺术的千年文脉。从阴阳相生的构图原理到十二生肖的吉祥寓意,从单色剪纸的洗练之美到套色剪纸的层叠妙趣,百余件精品让学员直观感受非遗魅力。实操环节中,红纸在指尖翻飞,随着"咔嚓"声起,牡丹绽放、锦鲤摆尾的生动图景跃然纸上。该镇通过"非遗进校园""银发课堂"等载体,已培养剪纸爱好者300余人,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生机。

50.png

  【刺绣新生:针线织就产业蓝图】

  五接镇天香绣工艺品有限公司构建起"非遗+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组建500余人的专业绣娘团队,使濒临失传的南通仿真绣重焕光彩。企业投资建设的刺绣博物馆不仅系统梳理仿真绣发展史,更开发出非遗文创、高端定制等多元产品。馆内300余件藏品串联起从清末民初到当代的技艺流变,其中复刻的《韩熙载夜宴图》刺绣长卷,以十万余针还原古画神韵,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特色名片。

  【民乐浸润:丝竹滋养乡风文明】

  3月29日,天后宫村滨江学校的葫芦丝专场音乐会奏响文化传承强音。国家级演奏家李春华以《竹林深处》为范本,示范气息控制与情感表达的融合之道,将傣族音乐的婉转空灵演绎得淋漓尽致。村党委书记刘春辉表示:"我们正打造'民乐乡村'品牌,通过组建少儿葫芦丝艺术团、开设非遗工坊,让传统乐声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目前该村已培育民乐骨干40余名,举办惠民演出20余场。

  五接镇创新构建"传习所+企业+学校"三位一体传承体系,今年以来开展非遗活动12场,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通过技艺传承、产业转化、美育浸润的多维发力,既守住文化根脉,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镇文化站负责人透露,年内将建成非遗数字体验馆,运用AR技术重现剪纸创作、刺绣针法等技艺流程,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