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南通市自2022年以来通过三大创新举措,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市再生资源回收量突破50万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走出了一条具有滨江临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海洋塑料治理:从被动清理到价值再生
在第三届国际无废日启东马拉松现场,由回收瓶盖制作的环保奖牌成为赛事亮点。这些采用15个再生瓶盖制作的特殊奖牌,背后是启东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布塑之客"行动。该项目通过"收集-分拣-再生-文创"全链条创新,将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环保实践。数据显示,项目开展四年来累计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超80吨,制作的文创产品已覆盖长三角10余个城市。2024年,该模式入选国家级海洋公益行动标杆案例,形成可复制的海洋生态治理经验。
二、家电拆解革命:99%资源化率的工业密码
在通州区某环保科技企业车间,全自动拆解线正以每小时120台的效率处理废旧家电。通过自主研发的"预处置-智能分选-再生利用"技术体系,单台冰箱拆解可回收99%以上材料,金属纯度达98.5%。企业建立的全程溯源系统,实现了从回收到拆解、从分选到再利用的闭环管理。目前企业年处理能力突破200万台,配套建设的再生材料产业园已吸引6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年产值超15亿元的循环经济集群。
三、智慧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绿色革命
中南世纪花城居民通过智能回收机实现"投递即收益"的场景,正是南通智慧垃圾分类体系的缩影。全市构建的"AI识别+区块链溯源"系统,覆盖1500个智能回收点,形成80类可回收物精细分拣能力。创新推出的"环保账户"激励机制,使市民参与率提升至73%,日均回收量突破百吨。配套实施的《废物循环利用体系方案》,推动建成3个国家级再生资源利用基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较试点前提升28个百分点。
通过"源头控量-过程严管-末端活用"的系统治理,南通市已建立起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固废治理体系。下阶段将重点推进"无废园区""无废社区"创建工程,力争到2025年实现固废产生强度较2020年下降20%的目标,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提供可借鉴的绿色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