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江海 沃野生金】在长江入海口北翼,春风拂过白蒲镇合兴村千亩富硒稻田,碧浪翻涌间跃动着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梓韵"牌富硒大米凭借其"白玉凝脂、唇齿留香"的独特品质,2024年实现434万元经营收入,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这仅是南通乡村振兴大潮中的一朵浪花。近日,南通以蝉联全省乡村振兴综合考评第一等次的佳绩,再次擦亮"新时代鱼米之乡"的金字招牌。
【产业矩阵 链动未来】南通以"四梁八柱"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4个百亿级主导产业擎起发展脊梁,25个十亿级特色产业激活县域经济,298家农业龙头企业串联全产业链。在如东黄海之滨,海达水产的智能化车间里,薄如蝉翼的紫菜跨越重洋,年创汇超1500万美元;中皋农产的速冻黑塌菜搭乘中欧班列,让"如皋味道"香飘巴黎餐桌。数据见证蝶变:202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500亿元,8大省级加工区集聚301家企业,现代农业综合考评跃居全省第二。
【科技赋能 向海图强】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转型路上,南通书写着"耕海牧渔"的新传奇。江苏海川水产构建产学研用闭环,生物絮团技术让小棚对虾亩产效益提升30%,带动千户虾农年均增收超两成;"科技小院"赋能传统农业,全国首条黑塌菜速冻生产线实现从田头到超市的72小时锁鲜。目前,全市建成1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领跑江苏,17个地标农产品构筑起特色品牌矩阵。
【三生融合 诗意栖居】漫步龙游湖乡村振兴示范带,现代农园与古韵村落相映成趣。如皋市创新"花木+三黑三白"产业模式,75个省级和美乡村串珠成链,草坪艺术营地、农耕文化园等新业态年引流超百万。南通正以"五振协同"理念重塑乡村价值——产业振兴夯实根基,人才振兴注入活力,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生态振兴描绘底色,组织振兴凝聚合力,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江海新画卷。
面向未来,南通将深化农村集成改革,以"海洋强县""种业振兴"等十大工程为支点,力争到2025年培育5个超200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现代农业创新高地。这片江海交汇的热土,正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