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南通印象>正文

南通湿地资源丰富成生态绿洲,珍稀物种栖息见证生态改善‌

时间:2025-04-11作者:张亮阅读:137分类:南通印象

  一、南通湿地资源丰富的成因‌

  独特的地理区位与自然条件‌

  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濒江临海,拥有广阔的滩涂和潮间带湿地,形成了长江口北支湿地、如东沿海滩涂等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潮汐作用形成的“潮汐树”地貌为湿地生物提供了天然庇护所‌。

  河流、海洋与陆地交汇的水文条件,促使泥沙淤积,形成了面积达数万公顷的湿地资源。截至2023年,南通仅通州区湿地面积便达8043.88公顷,沿海区域湿地保护小区达13处‌。

  系统性生态保护政策‌

  南通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理念,将湿地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核心。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小区,并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执行“最大保护、最小干预”原则,有效遏制开发破坏‌。

  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自然湿地保护面积1.47万公顷,并通过清除外来入侵物种(如互花米草)、修复退化湿地等措施,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健康度‌。

9.png

  二、湿地生物多样性:珍稀物种的栖息天堂‌

  鸟类:迁徙通道与栖息热点‌

  候鸟迁徙驿站‌:南通沿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每年春秋迁徙季吸引数万只候鸟停歇。如东小洋口滩涂记录到勺嘴鹬、黑脸琵鹭等7种国际濒危鸟类,高峰期观测数量超2万只‌。

  珍稀鸟类记录‌:

  启东长江口湿地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鸬鹚(江苏省首次影像记录)、小青脚鹬等‌;

  通州开沙岛监测到40余种鸟类,包括丹顶鹤、白鹭等‌;

  2024年黄海湿地观测到大滨鹬、白腰杓鹬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水生及陆生濒危物种‌

  水生生物‌:长江口北支湿地观测到长江江豚、伪虎鲸等水生哺乳动物,其活动范围近年显著扩大‌。

  旗舰物种回归‌:南通通过引入朱鹮并成功繁育,填补了江苏省空白。2024年,“南通籍”朱鹮首次人工孵化成功,标志本地生态承载力提升‌。

  生态系统综合效益‌

  湿地不仅为生物提供栖息地,还通过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功能惠及城市。例如,通州湿地被称为“城市绿肺”,显著改善了区域人居环境‌。

  三、未来展望: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重‌

  南通计划于2024年底完成启东长江口湿地科学考察,为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提供数据支撑,并修编省级保护区总体规划‌。随着湿地保护网络日趋完善,南通正成为长江口生态安全屏障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