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南通印象>正文

精准气象服务护航现代农业发展——南通市构建智慧农业气象保障体系纪实

时间:2025-04-23作者:南通小周阅读:12分类:南通印象

  春耕时节,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的麦田里,田间小气候监测仪与虫情测报灯正实时采集数据,这些信息通过物联网直传云端平台。4月14日,当地植保专家根据气象大数据分析,向农户发出赤霉病防控预警:"请抓住19日、21日两次降水间隙期施药,无人机作业需避开午后大风时段。"

  作为长三角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南通市气象部门近年来构建起"立体监测+精准预报+特色服务"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成8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和200余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配合田间智能监测设备,形成覆盖全域的"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在如皋市黑塌菜种植基地,新建的气象站实时回传温度、湿度等数据,为特色农产品提供全生育周期服务。

18.png

  "过去种地看天,现在知天而作。"有着30年种植经验的王冲深有感触。今年春季少雨导致蚜虫高发,气象部门联合植保机构开展实地会商,建立病虫害防控与天气条件的联动模型。在刀豆移栽关键期,如皋气象台提前48小时发布8-9级阵风预警,帮助种植户汪宝明及时加固棚膜,避免经济损失。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成效显著。针对如皋黑塌菜,气象与农业部门联合制定精细化服务方案,去年9月精准把握播种窗口期,使2万亩菜田亩均效益提升12%。海安市为蚕桑产业定制气象专报,如东县开展盐碱地改良种植气象研究,系列创新服务推动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5%。

  "我们将继续深化'气象+农业'融合,让数据成为新农资。"南通市气象局局长表示,正在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事决策系统,未来可实现灾害预警、灌溉施肥等全流程智慧化管理,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