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江海要闻>正文

南通地下水放射性监测报告:未受日本核污水直接影响‌

时间:2025-04-18作者:南通小周阅读:115分类:江海要闻

  核污水排放背景与南通监测体系‌

  自2023年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以来,全球对海洋与陆地生态环境安全的关注持续升温。南通市作为长江入海口的重要城市,其地下水系统是否受放射性污染牵动市民关切‌。目前,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构建了覆盖近海、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放射性物质动态监测网络,并在2024年完成首轮独立采样检测‌。

31.png

  历史数据与近期检测结果‌

  据2016年南通市疾控中心研究显示,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南通生活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未出现异常波动,未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2024年南通市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披露,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PM2.5浓度、优良天数比例等指标居全省前列,但未直接提及地下水放射性数据‌。

  2024年中国科研团队对南通近海及地下水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氚、碳-14等关键放射性核素浓度均低于国际安全限值,暂未发现福岛核污水直接影响‌。

  政府应对与风险防控‌

  南通市自2023年8月起严格执行海关总署禁令,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并通过突击检查、市场抽检等手段保障食品安全‌。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当前地下水监测频率已提升至每周一次,重点区域增设自动化监测站点,数据实时公开‌。

  专家观点与未来计划‌

  环境科学专家指出,福岛核污水所含的碘-129、锶-90等长半衰期核素可能通过生物富集长期影响生态链,需持续关注地下水动态‌。南通市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联合国际机构开展跨区域放射性物质迁移研究,并完善应急响应预案,防范潜在风险‌。

  结论‌

  综合现有监测数据与防控措施,南通地下水尚未发现日本核污水直接污染证据。但鉴于海洋环流与地质渗透的复杂性,相关部门呼吁公众理性看待风险,同时承诺以科学手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