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南通市创新区迎来一个载入长三角医疗史册的时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南通分院正式开诊。这座被誉为“长三角北翼医疗航母”的机构,不仅将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引入南通,更以AI辅助诊断技术覆盖80%基层社区的创新实践,重新定义了区域医疗服务的智慧化标准。
顶级医疗资源的跨区域融合
作为上海瑞金医院在长三角北翼的首个分院,该项目自规划起便承载着特殊使命。回溯2016年,瑞金医院专家团队便通过帕金森病诊疗中心的合作,为南通四院输送了先进的诊疗技术,累计服务患者超250人次;而2015年泌尿外科沈周俊团队的定期坐诊,更验证了“专家下沉”模式的可行性。如今,分院的开诊将这种点状合作升级为系统性资源输出,其病理科率先引入的“瑞金病理大模型”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能在30秒内完成传统需2小时的病理切片分析,相当于为医生装配了“数字显微镜”。
AI影像云平台破解基层诊疗困局
在分院放射科,商汤科技联合开发的“全院智慧影像云平台”正悄然改变就医流程。这套系统如同“医疗界的北斗导航”,通过标准化AI应用的云端分发,使社区医院拍摄的CT影像可实时获得三甲医院级别的诊断报告。家住崇川区的张阿姨体验后感慨:“以前做检查要往返市区三趟,现在家门口卫生中心拍片,手机就能查瑞金专家的诊断意见。”目前该技术已渗透南通80%的基层医疗机构,年均可减少30万次非必要转诊。
长三角医疗协同发展的新范式
分院的落成恰逢南通医疗基建爆发期:市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中心加速建设,南通三院扩建工程二期即将交付,加之同日奠基的南通医学中心项目,形成“一核多极”的医疗矩阵。瑞金医院数字化创新中心主任李峰指出:“我们不是简单复制上海模式,而是通过AI将优质资源‘原子化’,像毛细血管般渗透到区域医疗末梢。”这种“瑞金模式”的异地实践,为长三角医疗一体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样本。
未来图景:平战结合的智慧医疗生态
在分院急诊大厅,5G救护车传回的实时生命体征数据可直接触发AI预诊系统,这种“院前-院中”无缝衔接的急救网络,正是南通规划中“平战结合”体系的缩影。随着二期工程智慧病区的投用,患者从预约挂号到康复随访的全流程都将由AI助手陪伴,而医生则专注于决策性工作。正如南通市卫健委负责人所言:“这里既是家门口的瑞金医院,更是长三角智慧医疗的创新试验场。”
这座总建筑面积超12万平方米的医疗综合体,正以“技术+资源”的双轮驱动,重塑着南通乃至长三角北翼的医疗海拔。当AI诊断成为普惠性工具,当三甲专家触手可及,南通市民享受到的不仅是医疗资源的物理接近,更是一场由科技创新引领的健康革命。